簡述廢水滅活系統的正確使用方法
點擊次數:18 更新時間:2025-10-20
在生物實驗室、醫院、制藥廠及疾病防控機構中,含有微生物的廢水若未經處理直接排放,將對環境與公共健康構成嚴重威脅。廢水滅活系統作為阻斷生物污染擴散的設備,其科學、規范的使用至關重要。掌握廢水滅活系統正確使用方法,是確保生物安全與合規排放的核心。
第一步:系統啟動前檢查
使用前確認設備處于良好狀態:檢查電源連接是否正常,控制系統顯示屏有無報警信息。確認進水管道、滅活反應艙、排放口連接牢固,無泄漏。檢查化學藥劑(如次氯酸鈉、過氧乙酸)儲罐液位充足,管路無堵塞。若為高溫滅活系統,確認加熱裝置與溫度傳感器工作正常。
第二步:廢水分類與預處理
嚴禁將強酸、強堿、高濃度有機溶劑或含重金屬廢水直接排入系統。對含大量懸浮物或油脂的廢水,應先經沉淀、過濾等預處理,防止堵塞管道或影響滅活效果。明確標識滅活系統僅用于生物污染廢水,避免誤接其他廢液。
第三步:參數設置與模式選擇
根據廢水性質與處理量,在控制面板設置關鍵參數:
滅活方式:選擇化學投加、高溫蒸汽或紫外線輻照等模式。
接觸時間:確保廢水在反應艙內停留時間滿足滅活要求(通常≥30分鐘)。
藥劑投加量:按有效氯濃度(如20-50mg/L)或過氧乙酸濃度精確控制,避免過量造成二次污染。
溫度設定:高溫滅活通常需加熱至121℃并維持15-30分鐘(高壓蒸汽滅菌標準)。
第四步:系統運行與過程監控
啟動系統,廢水自動或手動導入反應艙。實時監控溫度、pH、余氯或UV強度等關鍵指標,確保滅活條件穩定。觀察設備運行有無異常噪音、泄漏或報警。對于批量處理系統,嚴禁超量進水,防止反應不充分。
第五步:滅活效果驗證與排放控制
定期取樣檢測滅活后出水的微生物指標(如大腸桿菌、總菌落數),確認達到國家排放標準(如GB 18466-2005《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》)。設置排放閥與在線監測聯動,不合格水自動回流再處理。
第六步:停機與系統清洗
處理結束后,執行標準停機程序。對反應艙、管道進行清水沖洗,防止藥劑殘留腐蝕設備。若使用化學藥劑,定期清洗儲罐與計量泵,防止結晶堵塞。
上一篇 沒有了 下一篇 第67屆全國制藥機械博覽會火熱開啟:湖北恒豐期待您的蒞臨!